出現場,偶爾見到有的用戶讓低位槽參與整個導熱油系統的循環,不禁吃了一驚,這種設置到底是油爐制造廠家的安裝問題,還是用戶不明就里的胡亂設置呢,下面我們就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導熱油系統低位槽的作用。
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低位槽到底是干什么的,低位槽又名儲油罐,顧名思義,也就是盛油的裝置,主要用于生產過程中的補油和檢修時的儲油,那為什么它又被稱為低位槽呢,這還得從導熱油整個系統的配置說起。導熱油是一種有粘度伸縮性強的產品,遇到高溫,它的鏈分子就擴展和延伸,這就帶來了膨脹的問題,于是必須設置高位槽(膨脹箱)以防膨脹之需,為了便于生產和更加安全,人們又在高位槽的下方設置了低位槽,以便于讓膨脹溢出的油通過溢流管順利進入低位槽,防止著火和燙人。其實更多的時候,低位槽的作用就是一儲油罐,無論是接受高位槽的溢油,還是向系統補油,低位槽起到的都是儲油和補油的作用,至于以后有人提出把溢流管延伸到低位槽的油面以下,來隔絕油品和空氣的接觸,那都是日后的事情,可為什么個別的用戶卻讓低位槽參與到循環系統中來呢,我們就不得不指出這樣做所帶來的后果了。第一,參與循環,要耗費大量的導熱油,可能要提高整個導熱油系統的運行成本,第二,增加了循環量,可能加大導熱油加熱系統的壓力,使整個系統達不到所需要的工藝溫度,延長產品生產時間,第三,加快導熱油的揮發與氧化。第四,增加整個導熱油系統的不可預見性,由于低位槽處在整個系統的最低位置,低位槽的溫度也就是整個系統的溫度,即使再高的排氣管,也難免加快導熱油的氧化速度,溢出的危險性也在加大。
以上是筆者多年來對導熱油低位槽設置的思考,也可能導熱油低位槽還有未可知的作用,本文在這里我們就不做深入地探討了,總的來說,低位槽還是要體現它的低位作用,所謂低位,就是能讓整個系統在檢修時能夠迅速的達到儲油的作用,以保障生產任務的順利完成。